携手·同心·共创未来
​服务热线:0571-88262111
Pursuit of quality
品质卓越不凡·服务尽善尽美
您所在的位置:
2016年物联网行业五大新闻事件
核心提示:移动互联网已达巅峰,万物互联正在形成。物联网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现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渗透,并且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

移动互联网已达巅峰,万物互联正在形成。物联网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现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渗透,并且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在2016年里,物联网行业可谓跌宕起伏,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行业存在的一些亟待破解的壁垒。下面就去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大事件吧。

1、Nest品牌被合并到Google物联网部门

2014年,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Nest,然而今年8月下旬传出,Google在2014年花费32亿美元收购的智能家居品牌Nest将进一步成为鸡肋,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将对旗下生产恒温器和烟雾探测器的智能家居部门Nest Labs进行重组,今后将成为Google物联网部门的一个部分。Nest Labs本来和Google一样都是其母公司Alphabet旗下平起平坐的子公司,而现在却被合并到Google旗下,沦落到成为其子公司旗下的一个部门的其中一部分。

Google的物联网部门由Google主管Hroshi Lockheimer领导,他曾经是Android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最近在负责一个名叫“Living House”的产品。合并后的部门将继续开发Google Home产品,该产品将与亚马逊的智能家居产品Amazon Echo直接竞争。

Nest被Google收购之后并不太平,今年6月,Nest联合创始人及CEO,被成为“iPod之父”的法德尔也离开团队。据媒体报道,Nest公司内部对于法德尔存在强烈不满。其中,Nest公司此前收购网络摄像头公司Dropcam,然而后来该公司的50名员工辞职,主要原因是在法德尔的管理方式之下,这些员工觉得自己开发优秀新产品的创造力几乎被毁灭。

Google当年曾经对Nest寄予厚望,但是后来该公司的表现令人十分失望。包括烟雾探测器在内,该公司的许多产品出现了重大质量问题,烟雾探测器被迫撤架,对消费者进行了退款。另外外界认为Nest在推出新产品方面节奏过于缓慢。

2、日本软银集团正式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ARM

北京时间9月5日晚,日本软银公司宣布正式完成了对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收购,交易额约为320亿美元。至此,从7月就开始热炒的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孙正义称,“我将未来的赌注押在了新时代,也就是物联网。”自从几年前收购Sprint以来,这次收购是软银集团收购交易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次。软银集团希望通过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ARM,参与到物联网设备和网络的新兴市场中。交易数额之大,震惊科技圈!

软银集团强调,收购后将保留ARM的高管团队,此外ARM仍然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去运营,而且在未来几年内,将ARM英国员工数量增加一倍,达5000到6000人。ARM总部在英国剑桥,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处理器的热门的选择。

作为英国唯一的一家知名高科技公司,ARM是专门从事基于RISC技术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作为知识产权供应商,本身不直接从事芯片生产,采用转让许可证制度,由合作伙伴生产芯片。ARM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逾100家合作伙伴。

3、360与滴滴携手“突袭”车联网市场

滴滴、Uber中国合并刚满一个月,又有新动作。9月6日,360与滴滴出行宣布达成合作,滴滴专车将率先装备360行车记录仪。对此,双方给出的合作目的是推进网约车道路事故辨责与取证,规范司机安全驾驶行为,确保行车安全。但其背后的图谋,业内认为并不这么简单。

车联网可谓是2016年物联网的一个热门方向了,包括BAT在内的一众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车企均虎视眈眈,在此热潮下双方此举可谓野心不小。根据当时最新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目前日成交订单突破1400万单,而360行车记录仪自去年推出之后,迄今销量已突破200万。可以看出,两者都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但要真正打造一套车联网体系难度依然非常大。360选择与滴滴这样的实际在道路上跑出来的真实数据,远景诚然更加诱人。当然,这样的合作也考验着双方解决资源整合这一难度的技巧。

“滴滴出行+360行车记录仪”,以这样的一款软硬结合的方式而非“软件+整车”的方式“突袭”车联网,业内认为这种尝试为从硬件接口到大数据积累,甚至为系统开放创造了可能。

4、百度推出医疗大脑对标Google、IBM

10月12日,百度推出医疗大脑,正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行业。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医疗大脑的对标产品是Google和IBM的同类产品。

医疗健康是百度最看重的垂直领域,也是之前声称要重点发力的人工智能方向,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曾在此前多次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健康行业的前景。具体产品上,“百度医疗大脑”将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在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

李政表示,此次实际上推出了两款产品,一个是2C患者自诊的功能,依据的是百度积累的各种历史大数据来进行的训练,比如说百度医生、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平台上大量的问诊数据。通过大数据推理出患者可能的疾病,用海量数据来给患者自诊的初步结果。

第二个为医生服务的、协助医生进行辅助诊疗的平台。这个产品是百度研究院在医疗的临床指南进行大量机器解读深度学习,结合各种医疗文献、以及百度体系现在所拥有的同医疗机构的合作,构成今天B端,也就是医生端的人工智能构成的集中架构。

百度总裁张亚勤表示,此次百度依托开放云平台,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行业相结合打造的百度医疗大脑,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升级。虽然这个平台目前还是给医生、病人用的参考工具,但相信未来在医疗行业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5、特斯联、比特大陆共建国内首家物联网区块链实验室

10月上旬,特斯联科技与区块链全生态链第一平台比特大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携手共建物联网实验室,开拓物联网结合区块链的全新技术领域,引领行业技术革新,打造“物联网+区块链”的未来产业布局。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首家对外宣布组建的物联网区块链联合实验室。

特斯联科技与比特大陆此次强强联合,国内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及应用预计将明显提速。物联网安全从区块链做起,“特斯联城市级移动物联网平台的战略定位及市场规模,意味着未来平台上链接的终端设备将以亿计,没有底层强大的安全技术设计,完全不可想象。”特斯联科技副总裁李杨说。

正是因为目标远大,特斯联科技早在2016年6月的互联网大会上即首次公布了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物联网的战略构想。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与传统技术相比,代表着去中心化的新体系。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中,区块链记录了每一个参与者的每一笔交易,整个网络通过计算来保证所有的数据真实、唯一、不可更改,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信任的产生,同时保证了隐私和安全。

同时,由于区块链网络分布式而非集中的特性,所有的节点都可以作为服务器,从而不依赖于中心节点,所以,网络永远不会出现服务中断的情况,除非发生类似于《地球停转之日》描述的全球性电力中断一类不可抗力事故。一个健康的区块链网络,被攻击的概率极小,除非攻击者具有异常强大的计算能力,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鉴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网络可以减少中心服务节点的压力,确保所有参与者都对服务有足够的信心。也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物联网世界提供引人入胜的全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