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心·共创未来
​服务热线:0571-88262111
Pursuit of quality
品质卓越不凡·服务尽善尽美
您所在的位置:
PPP模式在安防行业中发展的必然性
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国家对于PPP项目的政策逐渐细化,扶助力度陡升,企业与社会的参与热度也水涨船高。
     在经历了一段停滞期后,从2013年开始,PPP项目又进入了一轮新的推广阶段,在2015年被不少媒体标注为PPP元年。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国家对于PPP项目的政策逐渐细化,扶助力度陡升,企业与社会的参与热度也水涨船高。
  文/ZNV中兴力维 方案技术中心宋远午
  据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0月,全国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安防、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类项目约有57个,总金额近142亿元规模。从业务类型来看,相较于2015年同期,平安城市类型的大项目较2015年同期增长139%。与此同时,视频监控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也越来越趋向采用PPP。   PPP项目是发展的必然?
  平安城市一直是各大企业的主战场,为了能够分参与进来,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PPP项目的大战场中……这些都是有市场发展的必然。事实上,大部分的安防项目规模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当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普遍运用,技术问题已不再是短板,主要的焦点难题是资金来源。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也变大,大型安防项目建设也出现资金瓶颈。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有的地方政府采用了BT模式,但BT模式实质上是暂时转移了政府的财政投入压力,从建成后分期支付角度看,其实是政府背上了一堆长期债务,这也是BT建设模式与PPP建设模式在根本上的区别。针对这种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PPP建设模式,把政府的部分公权力进行合理渡让,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将建设、维护、持续运营等环节的投资转移到第三方公司身上,如此每年政府部门只根据需要规划所购买服务的费用即可,而不需负债,同时风险的主体发生了转移,也可以减少不必要投资浪费,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除此以外,PPP模式的主要优势还体现在:
   ●在服务期,政府只关注于服务本身,管理难度降低;
   ●通过政企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建设及运营的成本,提升网络运行效率;
   ●可以在项目初期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通过成立项目公司,会使相关的服务提供不受投标方现有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政府可获得更稳定的服务;
     ●通过成立项目公司,融资主体更加明确,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PPP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PPP项目的相关规定及法规还不是十分详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实施单位对具体项目的理解会存在偏差,融资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和落地。
  PPP项目的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存在各种困难,但政府及相关单位正在努力解决各种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实质性改善。
  综上所述,我相信PPP模式和安防项目的结合将改变安防业的游戏规则,而不能适应变化的安防企业将会被重新洗牌。同时我也认为,在安防业内比洞察变化更重要的是找到变化背后的不变。当PPP新时代的大幕拉开时,传统安防企业应该做的,不仅仅只是固守自己熟悉的安防领域,还要理解PPP新规则,使用新技术,结合新模式,寻找新伙伴,运用新思维,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原文出自[安防知识网]